来源:欧宝体肓官网 发布时间:2024-11-12 05:40:51 浏览量:376
四十载春秋更迭,我市商贸业之画卷,每一笔皆镌刻着时代的辉煌印记。自改革开放的春风轻拂过这片热土,它不仅唤醒了沉睡的商贸之梦,更引领着我市踏上了通往繁荣的康庄大道。从传统的商贸模式到新兴的电商浪潮,从本土品牌的崛起到国际大品牌的入驻,每一笔交易都跃动着创新的火花,每一次合作都见证了开放与包容的力量。我市凭借着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政策优势,不断探索创新,积极适应市场变化,逐步构建起多元化、现代化的商贸体系,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消费是一个地区经济稳步的增长的持久动力。对外开放40年来,我市消费领域发生巨大变化,消费品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消费热点由满足人民群众物质生活需求的实物消费向体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服务消费转变。
记者从市商务局了解到,1990年,全市共有商业机构4577个、从业人员12763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到了41021万元。主要消费购物场所集中在以北海百货大楼为代表的中山路一带。
“北海百货大楼是当时最火爆的商场,这座四层大楼,从电视机洗衣机到鞋帽服饰、食品等一应俱全,满足了当时人们的多样化需求。”老北海人陈叔回忆道。
随着时间的推移,北海的商圈逐渐扩大并多样化。70年代末友谊商店建成,80年代振华大厦成为了北海的新地标,后又更名为粤海大厦、南森大厦。进入90年代,北海华联商厦的崛起成为市民购物消费的“新宠”。随后,国通购物中心、启东商城、新力百货、东都百汇、时代广场等相继开业,北海的商业版图进一步扩展。
如今,北海的商圈已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大润发、和安商港、宁春城、万达广场等现代化商业综合体的出现,不仅提升了北海的商业档次,也丰富了市民的消费选择。
近日晚,记者来到和安宁春城,商城内,各家店铺顾客盈门,市民们或用尽心思挑选衣物饰品,或入座品尝各式美食,消费热情高涨。据统计,2023年,北海和安贸易有限责任公司的营业额达46958万元,人流量超1394万人次。数据不仅彰显了我市消费市场的强劲活力,也预示着我市消费潜力的持续释放。
据市商务局副局长陶民介绍,近年来,我市聚焦“促销场景精准、促销商品精准、促销区域精准、促销时令精准”,统筹开展好各项促消费活动。尤其在聚焦多元化消费场景方面,我市通过打造夜间消费、北海有礼、电商直播、乡村消费、地标消费等特色消费场景,持续打造产业、消费互联互促的两个“双循环”发展格局,留住本地人口,吸引外来人口定居,努力建成区域消费中心、资源联动中心、宜居宜游的海上丝路文化名城。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983年的2.46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348.03亿元。
在北海市对外开放四十周年的辉煌历程中,“老字号”企业以其深厚的文化渊源和持续的创新精神,成为推动北海商贸业高水平发展的关键力量,这些承载着历史记忆与民族情怀的品牌,向世界展示了北海的独特魅力与开放姿态。
记者从市商务局获悉,自2012年起,我市积极开展“广西老字号”申报创建和认定工作。截至目前,南珠、大月饼、贝雕、陶器、海产品等领域共8家企业获评“广西老字号”称号。它们不仅承载着北海乃至广西的民间传统文化精髓,更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多次亮相进博会、国际珠宝展等国际知名展会,以其独特的产品魅力和品牌故事,赢得了国内外市场的广泛赞誉,成为北海对外开放的一张亮丽名片。在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上,北海老字号“南珠宫”作为我国海水珍珠产业唯一的参展企业,公司珍品“海之皇冠”、“南珠王”闪耀会场,广受好评与认可。
“南珠宫前身为合浦专区珍珠养殖试验场、北海市珍珠总公司,已有60余年的历史。自1958年创立以来,南珠宫一直专注于南珠产品的开发和经营,持续领航中国海水珍珠的消费趋势,是中国南珠硕果仅存的老字号、老品牌。”该公司CEO方涛表示,该公司将继续秉承传统工艺,融合现代设计,让北海南珠的光芒照耀更广阔的世界。
今年,市商务局制定了《“北海老字号”认定办法》,并全面启动“北海老字号”申报工作,这一举措不仅为北海商贸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老字号企业搭建了更加广阔的展示平台和发展空间。
近年来,电子商务在恢复和扩大消费,促进数字化的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层次地融合起到了非消极作用,北海市围绕破发展困局,解决难题,补足短板稳步推进“直播+电商”。网络零售在直播电商、即时零售等新业态新模式的带动下,对促消费、调结构、稳增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电商销售的推动下,我市的特色产业如珍珠、海鲜、海产品等迅速走向全国乃至全球市场。这一些产品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打破了地域限制,实现了从产地到消费的人的直接连接,极大地提升了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同时,电商销售也带动了物流、支付、仓储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电商产业链。
记者从市商务局了解到,2021年开始,我市电子商务发展进入快车道,网络零售额屡创新高,电商企业也由2021年8000多家扩大到目前的1.3万家,其中年网络销售额达千万元以上的企业15家,500万元以上的企业30家。珍珠、休闲食品、海产品、海鸭蛋、酱料等产品成为网络产品热销产品。
据统计,2023年,我市网络零售额实现66.02亿元,同比增长43%。其中,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达到37.5亿元,同比增长33%;非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为28.52亿元,同比增长46%。网络销售规模全区排名第四。2021—2023年网络零售额年均增长达到25%。
“今年以来,全市网络零售额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1—8月实现网络零售额54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全市直播电商实现网络零售额6.69亿元,零售量1200万件。”市商务局副局长陶民介绍道。
近日,记者在北海南珠宫饰品有限公司直播基地内看到,主播一边向特写镜头展示珍珠细节,一边介绍珍珠品质、形状、规格等情况。该公司CEO方涛和记者说,近年来随着电商直播的兴起和热火,南珠宫围绕南珠故事开展珍珠直播带货,公司于去年组建了50人的电商团队,实现珍珠网络销售翻倍增长。
记者还了解到,目前我市已有2个基地获得自治区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称号。2023年,我市“渔民化身主播电商+产业相结合助力侨民走出疫情”案例入选全国农村电商优秀案例。
1984年,北海市被列为全国14个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被推向了对外开放的前沿,当年进出口总额为0.87亿元。是年,北海实行“低门槛”政策,“引凤筑巢”与“筑巢引凤”双轮驱动,内引外联双管齐下,国内外企业纷纷到北海抢滩登陆,10个开发区应运而生,为商贸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985年,我市成立北海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专职负责管理全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及边境贸易工作。这一时期,我市积极引进外资,香格里拉大酒店、富丽华大酒店等一批项目相继落地。
1995年,我市制定《北海市鼓励发展横向经济联合的决定》《北海市鼓励外商投资的规定》等文件,编制《北海招商项目库》《北海投资指南》等资料,为投资者提供优质服务,全年共引进内联企业296户,注册投资的金额4.5亿元。
2022年,铁山港区获批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2023年,自治区政府正式批复同意设立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北海协同发展区,为北海逐步扩大对外开放,推动外贸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打造好向海经济带来了重大历史机遇。
今年,广西合天宝龙食品有限公司实现我市海鸭咸蛋首次出口至澳大利亚;北海凤集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鸡蛋首次端上香港市民餐桌;北海双赢洋弓有限公司生产的弓箭在国际射箭赛场上屡获佳绩;科达美实业(北海)有限公司生产的玩具走俏全球;北海龙亿运动器材有限公司生产的沙滩球拍、曲棍球杆等体育用品稳定销往美国、加拿大、芬兰等国家……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市积极拥抱全球市场,通过建设现代化港口、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外资等一系列举措,外贸发展取得了很明显的成效。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推进,我市凭借其独特的区位优势,与东盟等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外贸规模持续扩大。
据统计,2023年,我市外贸进出口总值达到了371.1亿元,同比增长8%,外贸进出口总值创下历史上最新的记录。其中出口额为158.3亿元,同比增长34.2%。2023年,北海对欧盟共进出口43.5亿元,同比增长91.1%。2023年,北海对RCEP其他成员国共进出口110.2亿元,同比增长22.2%。除了以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等传统商品为代表的商品进出口保持稳定增势以外,以大豆、玉米为主的粮食进口规模迅速增加,成为拉动北海外贸增长的重要动力。
四十年的风雨兼程,北海在逐步扩大开放的浪潮中,商贸业经历了从温饱到富裕、从凭票供应到任君挑选、从肩挑手提到网购送货上门的深刻变革。这不仅是时间的流转,更是北海商贸业发展历史中一系列重大跨越的见证。四十年的变迁,见证了北海商贸业的华丽蝶变;四十年的跨越,彰显了北海在对外开放进程中的坚定决心和不懈努力。未来,随着北海继续扩大开放、深化改革,商贸业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美好的发展前途。